药物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近二三十年间,药物的经济性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内容。药物经济学因此得到了很快发展,并在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国家药品决策、医疗保险决策、临床用药决策、新药研发、药品市场开发和临床药学等领域广泛运用。
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临床各专业学科、临床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确定、测量、赋值和比较分析不同药物干预方案间或药物干预与其他干预方案(如手术治疗)的成本与结果(效益、效果或效用)的学科。药物经济学评价就是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不同药物干预措施的投入(成本)和产出(健康结果)进行综合考察,其目的是从社会和群体角度,研究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药物,达到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得到较好的医疗保健效果,或合理分配有限卫生资源的目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实践证明,药物经济学对国家卫生决策、药品决策(如基本药物筛选、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制定、非处方药物遴选等)、药品的研发和市场开发以及临床用药决策都有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药、新医疗技术不断出现,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政府以及个人的医疗费用开支。有限的财政资源使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种医疗措施的成本-结果比较成为政府与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世界范围内的医药卫生系统改革,使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得到极大的应用与发展。我国药物经济学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药物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运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从而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已成为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主要研究人员:
曾涛 副主任药师
|